欢迎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2年度质量建设报告(20220101-20221231)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4:36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湖南林学院成立时建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主要承担大学生的马列主义课程教学任务。2015年7月,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校单独设置二级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20年获批,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二)研究方向与特色

本学位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目录,结合自身实际,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研究方向。结合学校林业办学特色和生态学科优势,三个学科方向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及其进程中的环境风险防控、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绿色价值观和绿色素养培育等领域展开研究。

(三)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专任教师40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21人,占比47%;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占比68%;在职攻读博士教师4人。有硕士生导师1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导师9人。本学位点专任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全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获批以来分别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引进博士5名。

依托湖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湖南省高校思政工作团队、湖南省高校思政工作青年骨干队伍形成人才梯队建设;鼓励在职教师就读博士研究生或访学深造,6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4人分别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出国访学1人,国内高校访学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党的二十大代表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教师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湖南省“芙蓉计划·名师工作室”2人次,湖南省“芙蓉计划·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3人次,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公开课》主讲嘉宾1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教授是湖南省首批专业特色智库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3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等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在《光明日报》《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3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5项(含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主持的课题组研究成果两次得到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的肯定性批示,被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党的二十大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带头人袁红梅教授积极探索思政课形式创新,有效运用心理咨询渠道,让思政课堂“活”了起来,为我校思政工作加入了“新配方”,先后获评“三育人”先进个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袁红梅教授运用教学科研成果,义务服务社会:受邀在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80余所高校作专题报告200余场次;利用节假日为省残联、妇联等开展了100余场专题培训,20000多人受益,湖南卫视、红网等媒体多次对其进行报道。2019年9月10日,袁红梅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作为该项荣誉的获奖代表赴京受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1 师资队伍结构

专业技术

职务

合 计

35岁

及以下

36至

45岁

46至

55岁

56至

60

61岁

及以上

博士学

人数

博导

人数

硕导

人数

正高级

11

0

1

5

4

1

7

1

8

副高级

14

0

5

7

2

0

7

0

4

中级

17

3

10

4

0

0

11

0

0

总计

42

3

16

16

6

1

25

0

12

二、2022年度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一)招生选拔

2022年,本学位点报考考生激增,但招生指标有限。学院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本着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2022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组织完成了学院研究生复试面试工作和调剂工作。在考试招生工作中,院长是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考试招生工作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严慎细实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学院特别强调对自命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对关键人员,如学位点负责人的监管与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坚决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泄密情况。在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试卷评阅。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零事故。2022年本学位点最终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5人,绝大部分学生为一志愿录取,生源质量有较大改善。

(一)人才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本学位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重视在立德中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构筑研究生的精神支柱,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学院十分注重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健全学院规章制度;常态化召开研究生主题班会、研究生会学生干部座谈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切实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规范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定期组织研究生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政策。

2.重视在课程中学

本学位点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不少于2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学分为9学分,专业学位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7学分。组织学术骨干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专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专业学位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全方面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本学位点的教学团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申报或参与获批了3项教学成果奖。

2 2022年度教学成果奖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

单位署名次序

完成人

署名次序

成果完成人

获奖时间

1

坚持绿色教育理念面向脱贫攻坚的林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实践

省部级特等奖

1

1

***、王忠

伟、刘高强、王文磊、李志强、王永红、曾思齐、刘元、罗 芬

2022-05

2

对焦乡村振兴,聚焦学科交叉,变焦科教协同,提升生态学人才质量创新与实践

省部级一等奖

1

1

闫文德、王光

军、项文化、曹小玉、梁小翠、王钧、吴小红、杨相琴、何含杰

2022-05

3

基于“五情”育人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

省部级三等奖

1

1

欧巧云、胡美

灵、甄凌、李美香、刘菁、刘红、孙欢、杨泽章、陈石明

2022-05

3.重视在交流中学

组织学院研究生开展读书分享会,由青年博士教师领读,共举办读书分享会8场次;邀请柳礼泉、陈万求、龙兵、王翔等学者开展学术讲座,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部分学生开始写作学术论文,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

3 学生代表性成果

成果

类别

获得

时间

成果简介

学生参与

情况

1

毕广

学术成果

2022.06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向度

第一作者

2

毕广

学术成果

2022.05

开慧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第二作者

4 学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情况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 级别

报告名称及形式

1

姜雅思

硕士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与“大思政”育“大先生”全国学术研讨会

省级

湖南·长沙

202207

思政教育视域下会计犯罪心理学分析

4.重视在实践中学

2022年研究生宣讲团参加“千马廿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院主动承办了湖南省高校“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我院研究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学院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资助。学院指导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学习研究会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和展览,获评第十七届“芙蓉学子道德风尚奖”。

(二)师资建设

1.建好导师队伍

2022年度引进博士1人,在职教师博士毕业1人,国内访学深造1人;有1人晋升教授,3人晋升副教授;1人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注重师德师风建设

学院成立师德专题教育工作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学院师德专题工作,落实学校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布置的各项任务。引导全体教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要、八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精神,组织宣传师德典型、深化学术诚信教育,划出教书育人底线;严把考核关,将师德师风优秀典型、负面问题纳入年度考核、评先争优制度体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2023)》对违反师德师风的实行“一票否决”。继201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袁红梅教授2022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院至今没有因师德师风负面问题被查处或通报的情况。

3.注重思政能力建设

为了提升逐渐扩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院初步搭建起三级三类教师培训体系,即国家、湖南省、学校三个层级,教学骨干、原有师资、新进教师三个类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2022年,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组织教师严格按要求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以及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地举办的开放课堂培训、新进教师培训等。继李美香等11位思政课教师的课程被学校认定为首批放心课程之后,在学校第二批“放心课程”认定中,孙欢、谢利平、刘思华、甄凌、杨泽章、欧巧云等思政课教师的课程被认定为“放心课程”。全国首届思政教学展示一等奖获得者李美香担任授课嘉宾讲解《青春学习堂》被《三湘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2022年,本学位点以项目申报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并积极服务社会。

1.论文发表情况

2022年,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在湖南日报及其他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与篇,出版专著4部。1篇论文获省委宣传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视角下的十八洞村”理论征文活动三等奖。中特基地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署名发表文章1篇,在省“一报一刊”署名发表文章18篇,用实绩交出了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获评2022年度全省优秀基地。

表5 2022年度论文发表情况

序 号

论文题目

第一和

通讯作者

发表年份

及卷(期)数

收录情况

1

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邓集文

湖南社会科学

2022(06)

CSSCI

2

发扬湖南红色资源优势弘

扬伟大建党精神——湖南高校铸魂育人的路径研究

谭诗杰

湖南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

CSSCI

3

历史赓续、实践驱动与本质创新:“以人民为中心”行政价值观的生成理路

杨建武

理论月刊

2022(06)

CSSCI

4

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袁红梅

中国高等教育

2022(24)

CSSCI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维度

***

光明日报

2022.05

CSSCI

6

湖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经济地理

2022,42(02)

CSSCI

7

声音的法律属性论争与证成——我国《民法典》第1023条第2款的法教义学分析

姜晓华

北方法学

2022,16(5)

CSSCI

8

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良心的影响: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小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38(04)

CSSCI

9

中学生校园欺凌道德推脱特点及其与欺凌参与行为的关系

王小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30(02)

CSSCI

10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 责任困境及其政策纾解

杨建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43(04)

CSSCI

11

增强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的政治自觉

杨鑫铨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3

其他

12

创业伦理教育融入大学创

业教育体系的困境及化解路径

黎敏

创新

与创业教育

2022,13(05)

其他

13

论生态人格的塑造路径

马兰

卷宗

2022年9月

其他

14

问题导向式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彭芳梅

大武汉

2022年7月

其他

15

童年创伤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与心理 韧性的中介作用

袁红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2,43(05)

其他

16

党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刘菁

新教育

2022.41

其他

17

党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价值审思

刘菁

时代人物

2022,26

其他

18

中国共产党高校党建工作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张赓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7(06)

其他

19

全球气候治理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意义

张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6(06)

其他

20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

度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

徐保风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12-9

其他

21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郑彦妮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9(03)

其他

22

中国梦视域下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刘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24(05)

其他

23

心学美学的禅宗色彩及其嬗变

吴树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第21卷,第5期

其他

24

高校深化“三全育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徐钰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21(01)

其他

25

解决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中国式智慧——评《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解决路径:中国经验与方案》

姜晓华

时代法学

2022,20(5)

其他

26

开慧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徐保风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13(5)

其他

27

加快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湖南文化自信自强

李美香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11

其他

28

拓展高校立德树人新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甄凌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11

其他

29

大力拓展资助育人新路径

甄凌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9

其他

30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与经验启示

陈石明

人民日报-党建参阅

2022,108(11)

其他

31

创新英模叙事传播,推进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

彭芳梅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10

其他

32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彭芳梅

科研

2022.10

其他

3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生态人格意蕴

马兰

科学与财富

2022.10

其他

34

夯实社区党组织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邓集文,

陈石明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9

其他

35

以精准治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刘菁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9

其他

36

圣人观念稽考

崔进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05

其他

37

以红色文化深植爱党情怀 培养向上向善好青年

谭诗杰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5

其他

38

将学生评价改革核心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

***

中国教育报

2022.05

其他

39

搭建多维培育体系,加速"专精特新"企业生长

欧巧云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03

其他

40

强化数据赋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杨泽章

湖南日报(智库版)

2022.03

其他

41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向度

徐保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6)

其他

42

湖湘家风传承视域下的家庭德育建设探索

陆春花

科学与生活

2022(11)

其他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家庭道德建设探索

陆春花

教育学

2022(11)

其他

44

强化机制创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陆春花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

2022.11

其他

45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逻辑与路径

陶思睿(外)

邓集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39(03)

其他

46

伴侣动物被遗弃的法律问题研究

姜晓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1)

其他

47

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黎敏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29(07)

其他

48

智能治理:演进、内涵与价值意蕴

杨建武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2(02)

其他

2.科研项目情况

本学位点获批湖南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湖南省思政重大攻关项目1项(已提交结题报告)。获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共计10项。2023年,我院在省级社科成果奖上实现突破,获湖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该奖是我校在社科成果奖上首次获得一等奖。

表6 2022年科研项目情况

序 号

项目

来源

项目

类型

项目(课题)

名称

项目

编号

负 责 人

立项

时间

合同

经费

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重大委托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22ZDA013

***

2022.03.02

100000

90000

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一般

项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美学观研究

21YBA094

欧巧云

2022.01.12

20000

18000

3

湖南省林业厅

委托

项目

《湖南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秀美林场建设规范》修订研究


周训芳

2022.11.30

300000

300000

4

湖南省教育厅

一般

项目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湘西地区文化资源保护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2C0119

佘凯旋

2022.11.25

7000

7000

5

湖南省教育厅

一般

项目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2C0113

洪梅

2022.11.25

7000

7000

6

湖南省教育厅

优秀青年项目

新时代农林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创新研究

22B0251

曾文

2022.11.25

28000

28000

7

湖南省教育厅

优秀青年项目

融合“五育并举”的新媒体短视频育人机制研究

22B0249

成璐

2022.11.25

28000

28000

8

湖南省教育厅

优秀青年项目

网络强国战略视域下网络信任危机的现实审视及其化解路径研究

22B0237

张琼引

2022.11.25

28000

28000

9

湖南省教育厅

重点

项目

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22A0183

杨泽章

2022.11.25

42000

42000

10

中共湖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

创新

项目

湖南省高校社科类期刊管理工作研究


张赓

2022.03.09

40000

40000

1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一般不资助项目

知识产权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22WTC14

邓毅沣

2022.12.26



7 科研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等级

获奖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年度

1

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

国家治理与生态伦理

***、孙欢

2022

3.科研平台情况

本学位点拥有湖南省第一批专业特色智库“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绿色教育研究基地、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学院设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所、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所、生态文化与环境政策研究所、高校心理教育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2022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8 2021年科研平台情况

序号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批准年度

评估情况

1

省级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

2021

优秀

(2022年)

4.社会服务情况

学院理论宣讲团多位专家深入企业、高校、街道、社区等开展理论宣讲20多场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党的二十大代表袁红梅教授深入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学科建设方面。202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方向少、师资队伍有待建强,离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存在较大差距。

标志性成果明显不足。学位授权点获批以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多,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亟待突破。

在科研平台方面。尽管2021年获批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但仍存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较少的突出问题。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凝练特色学科方向

整合现有资源,对学科下设研究方面进一步凝练,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专家对专业方向设置进行指导,着力解决个别二级学科方向研究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

2.建优学科师资队伍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的内培和外引。在学院层面制定相应规划,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对照省级、国家各类人才标准,加大对现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力争在省级以上人才有新突破。加强对外交流、联系的力度与深度,拓宽学术视野,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一流高校做访问学者;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的博士比例。

3.优化学院科研布局

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进一步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进一步激发老师的科研积极性。以学科方向为遵循,组建和申报省级研究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以学科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组织力量,汇聚队伍,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产出一批有特色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规范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4.做实做好宣讲宣传

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等学科服务工作。支持教师队伍参加各级宣讲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鼓励教师在主流媒体刊发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创作通俗理论读物、音像作品,参加各类媒体政论节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敢于亮剑,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旗帜鲜明批驳错误思潮、错误观点。结合专业研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发挥咨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