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初心恰风华,百年传承再出发。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进一步营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传播,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热情,达到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目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联合校党委宣传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题征文活动。
二、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主题征文活动于2022年10月27日发布征文启事,提供十个参考选题(具体参见附录1),原定2022年12月20日截稿,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稿日期推迟至2023年2月28日。共收到来自全校各学院学生投稿95篇,根据征文通知要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组成工作小组,剔除部分文不对题和未提交查重报告的投稿60篇,最终参与评审的有效投稿为35篇。经学院决定,委托孙欢、杨泽章、谭诗杰(具体参见附录2)组成初审评委对每篇入选文章进行单独打分(100分制),后取三个分数之平均分形成从高到低的汇总排名。最后送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亮完成终审获奖名单,共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旅游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家具与艺术学院、经济学院等15名学生的12篇投稿文章获奖(允许署名两个作者),
三、活动结果
本次主题征文活动原定设置一等奖2名(奖金500元),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三等奖5名(奖金200元)。后考虑实际收稿情况和评审结果,决定评出一等奖2名(奖金500元),二等奖4名(奖金300元),三等奖6名(奖金200元)。经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宣传部联合评审确定:刘泽华等同学荣获一等奖,姜雅思等同学荣获二等奖,赵光胜等同学荣获三等奖(具体获奖结果见附录3)。
四、活动预期效果与不足
总体而言,本次主题征文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一是为大学生学习领悟二十大精神提供了一个“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机会平台,提升了学校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环境氛围。二是投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研究学习领域,都给出了自己关于二十大精神的思考与见地,促进了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三是锻炼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成员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为这个年轻的学院研究生会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受制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次主题征文活动仍存不足,如受疫情影响,学生提前返家,导致宣传工作不到位,未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全校学生参与本次活动;征文要求篇幅过长,门槛过高,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征文主题设置范围拓展不够,未能很好照顾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这些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总结改进。
附录1:
征文参考主题(非具体题目,可围绕二十大报告自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3.中国式现代化
4.党的自我革命
5.全过程人民民主
6.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7.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8.青年与文化自信
9.青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大学生国家安全观
附录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征文活动评委名单
姓名
| 部门
| 职务/职称
| 评委签名
|
张 亮
| 校党委宣传部
| 部长
|
|
孙 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副院长/副教授
|
|
杨泽章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副教授
|
|
谭诗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讲师
|
|
附录3:
序号
| 作者姓名1
| 作者姓名2
| 论文题目
| 评分
| 奖 项
|
1
| 刘泽华
|
|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伦理之维
| 95.3
| 一等奖
|
2
| 高 晨
| 李双玲
| 图像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探析
| 93.3
| 一等奖
|
3
| 姜雅思
|
| 知信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
| 91.6
| 二等奖
|
4
| 张文渊
|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及其现当代发展
| 91.3
| 二等奖
|
5
| 郭 乔
|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现代化价值的重新审视
| 90.3
| 二等奖
|
6
| 陈 灿
|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伦理意蕴
| 88.3
| 二等奖
|
7
| 刘子莹
|
| 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路径探索
| 86.7
| 三等奖
|
8
| 赵光胜
|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85.3
| 三等奖
|
9
| 张 丽
|
| 新时代下家国情怀与思政教育
| 85.3
| 三等奖
|
10
| 冉 松
|
|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实践路径
| 84.7
| 三等奖
|
11
| 刘文欣
| 马馨雅
| 用好高质量之笔,答好共同富裕考题
| 78
| 三等奖
|